党建学工
party building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学工 >> 学生工作 >> 正文

国际美术学院“寻访龙江家庭故事,彰显黑土精神力量” 弘扬优秀家教家风社会实践团赴克东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贯彻劳模精神内核,解码黑土地孕育的奋斗基因,国际美术学院寻访龙江家庭故事,彰显黑土精神力量实践队深入克东县电力一线,探访市级劳动模范徐建平的奋斗足迹。当队员们穿行于纵横交错的电网线与民生服务的细微角落,电力人特有的家风密码逐渐清晰——那些蕴藏在铁塔银线间的坚守,正是黑土精神在当代工业图景中的铿锵回响。

在电力安装工程预算员岗位上耕耘二十载的徐建平,用青春在数据与图纸间丈量责任。踏入她堆满线路图的办公室,精准的核算单无声诉说着专业的力量。这份匠心背后,流淌着两代电力人的血脉传承:她的父亲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力工人,以做人要像电线一样正直,做事要像电流一样精准的家训,将光明磊落、精益求精的品格烙入她的生命。正是这般家风的滋养,让徐建平面对每一次设计复核、每一份预算核算时,都如精密电流般不容毫厘之差。

跟随她的足迹,队员们从山野杆塔走向万家灯火。为抢通暴雪中断的乡村电网,她裹着冻硬的棉大衣彻夜校对参数;为排查深山林间的线路隐患,她攥着数据表徒步复核每一基电杆。当实践队走进她简朴洁净的家,女儿作文里那句妈妈教会我,每个岗位都是照亮别人的一盏灯揭示了更深层的传承——这盏灯不仅点亮了农户窗前的光明,更烛照着下一代的灵魂:父亲赋予她正直的骨骼,她用专注为其浇筑血肉,女儿则将这份光热写进人生信仰。

电流带来的蜕变同样在乡村家风中激起回响。在克东县受益农户王大叔院中,新式农机轰鸣声伴着满格网络信号跃动。以前庄稼人靠天吃饭,现在通电通网,日子有了新奔头!他指着检修电路的工人教导孙子,师傅们手上练的是真本事!咱老话讲勤俭实干,也得跟上这新功夫,给祖传的家训镀层金。银线串联的不仅是电流,更让"实干兴家"的传统训诫与"技术报国"的现代精神在黑土地上相融共生。


当徐建平捧起市级劳动模范的证书时,父亲那句朴实家训仍是心中最重的勋章。在年轻队员们眼中,她身上闪耀着黑土精神的双重光芒:既有机械齿轮般严丝合缝的专业素养,更有如电流传递般生生不息的家风传承。这位在图纸间编织光明的女性,终以劳模身份化身为一座灯塔——她的每一次精准核算都在为万家灯火注入能量,每一分专注坚守都在为黑土精神谱写新时代的伏特与安培。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