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学工
party building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学工 >> 党建工作 >> 正文

国际美术学院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暨2025年第二次中外合作办学推进会

作者: 来源: 点击:

(郭丽娟/文)2025年4月21日下午3:00点,国际美术学院在艺综楼1210会议室召开了“党政联席扩大会议暨2025年第二次中外合作办学推进会”。会议邀请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戴旭楠、副处长矫威、留学生科科长盖雨欧莅临指导,学院领导班子、各系主任、专业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国际美术学院院长牟克主持。

牟克首先阐述了会议主旨。他指出,在全球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下,中外合作办学是学校提升国际影响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艺术人才的关键路径。2025年,国际美术学院通过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来拓宽国际教育合作领域、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本次会议旨在全面梳理学院办学现状,攻克合作难题,明确未来方向,全面推动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会议第一项,由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负责人郭丽娟老师代表学院做《国际美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情况》汇报,汇报从办学基础与历程、合作办学阶段性成绩、机遇与挑战、发展建设中的凸显问题、未来探索实践五个方面进行梳理:一是结合2012年到2024年我国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了全国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五大共性问题,二是对照从2016年学院发展建设期到2024年应变拓展期的中外合作大事记,总结了学院合作办学中存在的十个凸显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三是按照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定位学院未来的国际化战略目标与“335”国际化战略构想,即以完成学院“十四五”规划收官工作为重点,打造合作办学“三个体系”,推进龙江特色“4567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教学科研“三项建设”,发挥“中俄美术联盟”辐射作用,提前编制“十五五”规划总体思路;完成国际化高质量本硕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五项规划”,突破学科和专业限制,谋划中外合作办学新发展。

《国际美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汇报》

随后,基础部郝丽欣老师就《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与俄罗斯国立工艺美术大学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汇报,汇报分为五个部分:合作背景与意义、双方院校介绍、联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教学特色、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通过联合课程开发、教师互访、学生交换,引入俄方成熟的工艺美术教学体系,可以弥补国内院校在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融合领域的短板,拟定了适合学院实际发展的招生模式、学制设置、课程体系,制定了国际美术学院在设计学科联合办学的总体规划。

《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与俄罗斯国立工艺美术大学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方案汇报》

基础部柳佳奇老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的合作项目进展》的汇报中,详细介绍了引进世界知名王牌院校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优势学科资源的前景和可行性,就如何“整合两国教育资源、促进学科交叉发展、创新双学位联合培养模式以及对我校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国际化培养推动作用”提出了具体规划,对项目特色课程、工作坊、文化考察、课程学分互认、学位联合授予、奖学金设置、筹备推进情况进行了详细解答。

《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的合作项目进展汇报》

学院党委书记李卓在总结中强调,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国际交流合作处的指导支持下,国际美术学院始终将国际化办学作为核心战略与重要使命,三位老师的汇报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从不同维度探讨国际化办学路径。下一步,学院党委将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将学院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对外开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思想动力。

会议最后,戴旭楠做了重要讲话,她充分肯定了国际美术学院在国际化办学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表示当前与莫斯科国立工艺美术大学以及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的合作思路,能够通过深度整合校际资源促成艺术教育领域的“强强联合”。未来,希望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结合我省“4567现代产业”发展计划和学校优势学科资源,以服务省“双一流”建设和冰雪经济、创意设计等特色产业发展为目标,联合国(境)外高水平院校及科研机构,聚焦“冰雪产业+创意设计+人工智能”等交叉领域,在特色化、数字化和产业化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全链条的多学科协同的国际化学科创新平台,构建艺术+等前沿交叉领域合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处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搭建更加广阔、高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支持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全面保障合作项目落地。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国际美术学院2025年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力量,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创新制度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各项合作,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开创国际化办学新局面。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